采语生活指南
导航d

白芍的种植技术方法

发布时间:2020-10-13 21:47:25 | 作者:李小美

  芍药喜光照,耐旱,对土壤要求不严格。但以土层深厚、排灌方便的沙质土和粉性沙壤土为好。盐碱地、涝洼地不宜种植。一至二年生“实生苗″不能开花。三年生“实生苗″以及用“芽头繁殖″的二年生苗才能开花。而以四至五年“实生苗″及用“芽头繁殖″的三年生苗所结的种子比较成实。植株连续多年开花结果将会降低根的粉性,降低质量。
栽培繁育
  芍药的繁育常采用“芽头繁殖″与“种子育苗移栽″两种方法。前者常出现药用部位须根化且虫害严重,后者是当前芍药繁育采用的主要方法。
﹙一)种子处理及育苗
  将成熟发黄的果穗从种株上采摘下来,平摊阴干,果皮开裂后剥出种子,用湿沙沙藏,待秋分后播种。播种时选择肥沃疏松、排灌良好的地块,建高畦,并施以基肥,按每亩施圈肥10000 kg为宜。将混合湿沙的种子均匀地撒在畦面上。覆土4 cm,再覆盖一层秸秆,秸秆上再覆盖一层土。连续多次浇水,以润透畦面为宜。第二年开春解冻后,应及时撤去畦顶覆土及秸秆,耙细种子上覆盖的土壤。出苗后,沟内浇水,注意松土保墒。
﹙二)移栽
  移栽时间以秋分前后为宜。选择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灌方便的地块,施基肥,深翻60~70 cm,整平,行株距40 cm×30 cm挖穴。将切下并略风干的芽头或根苗,芽头朝上栽入穴内,距地面1 cm左右,覆土压实。做适当宽的畦脊,脊间浇水,润透地为止。越冬前,应浇封冻水。第二年惊蛰后,要及时松土保墒,以利幼苗出土。越冬前浇好冻水,并追施冬肥一次,可用圈肥5000 kg撒于地面覆盖。
﹙三)病虫害防治
  1.病害:主要是叶斑病,包括红斑病和褐斑病,一般发病高峰期在气温高、湿度大的夏秋季节,发病初期可用40%多菌灵800倍液喷施叶面防治,严重时用40%多菌灵 500倍液每15天喷一次,2~3次即可防治。
  2.虫害:主要是蛴螬和根结线虫。对于蛴螬在7~8月份盛发期可用30%的呋喃丹﹙5千克/亩)、50%辛硫磷颗粒剂﹙3千克/亩)或甲基异柳磷水剂,与有机肥或沙土混合成毒饵,均匀撒施,然后深锄即可。
  根结线虫,传播性强,对芍药危害比较严重,症状表现为须根出现大小不同的瘤状物,植株生长衰弱,叶缘变黄、枯焦、早落,严重时植株变矮直至死亡。防治可用30%的呋喃丹颗粒剂25 g/m2,于夏季多雨期均匀施于发生地块,后深锄5~10 cm。因根结线虫系好气性的线形动物,主要生活在5~20 cm的土层内,施药时,不可过深。

关注 生活小指南

生活常识,复制
Sammy955520

上一篇:优质板栗苗木培育技术

r下一篇

下一篇:柴胡的种植技术

r相关推荐

pu TOP


Loading...